欢迎访问湖南雄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动态新闻中心 › 混凝土行业市场分析

混凝土行业市场分析

发布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3-18  访问量:26

全行业年增长率仍在15%左右,远高于全国经济发展速度(预计2017年中国GDP增长6.7%),也高于建材行业大部分其他行业。泡沫混凝土年总产量预计超过4000万m3,居世界第一。

经过近几年政策法规和市场形势的复杂变化,我国泡沫混凝土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虽然在有机保温材料的挤压下,热产品泡沫混凝土保温板正面临着市场急剧萎缩的困境,但在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整个行业整体发展迅速。通过开辟多元化发展道路,开发新型泡沫混凝土产品,拓展现浇泡沫混凝土应用领域,全行业年增长率仍在15%左右,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预计2017年中国GDP增长6.7%)和建材行业大部分其他行业。泡沫混凝土年总产量预计超过4000万m3,居世界第一。

2017年,现浇泡沫混凝土继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土木工程领域(道路扩建、高速铁路路基、桥梁跨度减少、桥梁跳跃控制、地下结构负荷减少等)、矿山及采空区回填、泡沫混凝土现浇墙体等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工程量大幅增加。与几年前的情况不同,现浇泡沫混凝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产品类别。泡沫混凝土产品的发展存在分化趋势:行业热产品泡沫混凝土保温板,2011-2013年出现井喷式发展,但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变化,B2有机可燃材料可使用,自2014年以来,泡沫混凝土保温板销量急剧下降,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转型升级、调整结构、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是必然的选择。自保温砌块、复合墙板、屋面板、大板等泡沫混凝土产品与时俱进,稳步上升。特别令人欣慰的是,泡沫混凝土在预制建筑、绿色建筑、被动房屋、海绵城市建设等热点和新兴建筑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目前,我国泡沫混凝土企业数量仍保持在1000多家。广阔的市场造就了广东盛瑞等大量行业龙头企业,在土建工程领域年建设量已超过100万m3(工程案例:奥运鸟巢周边隧道回填、上海地铁7号线减载、天津南水北调工程、广州亚运大道桥台背路基、珠海高速公路主线加宽等。),盛瑞科技于2015年11月登陆新三板(股票代码834138)。北京友在泡沫混凝土现浇墙体领域进行了开拓创新,完成了呼和浩特万正广场、东方君座、希望等大量建筑面积数十万平方米的大型社区,加州华府科技洋房、中交、江金湾高端住宅等。以泡沫水泥(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为主导产品的,多年前销量已超过100万m2,2012年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300344)。山西已将化学发泡墙板应用于预制被动房屋样板工程,建筑节能率达到85%以上。河南、(201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201 8)等建筑设备企业已将业务扩展到海外市场,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海外工程案例,设备出口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些企业和完成的工程案例为泡沫混凝土行业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为行业树立了榜样。

泡沫混凝土产业的发展方向应以政策和市场为导向。根据*领导人的讲话精神、“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有关部委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探索泡沫混凝土材料在预制建筑、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前景,结合市场需求和材料本身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推广预制建筑和钢结构建筑”。2015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促进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和应用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预制混凝土建筑和部件,指导部件产业的系列发展、大规模生产和配套供应”。

2016年9月,总理主持**常务会议,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预制建筑,将预制建筑纳入城市规划建设评价指标,提高预制建筑材料的应用比例。根据《建筑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到2020年,预制建筑占新建筑的20%以上,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50%以上。预制建筑是建筑模式的重大变化。它将引领建筑材料向部件化、轻量化和结构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泡沫混凝土在这些方面具有自然优势。

由于预制建筑是以所谓的“积木”模式组装建筑构件、构件运输、吊装、拼接已成为关键施工步骤,对整个工程成本、质量影响较大,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轻建筑构件和构件的研发将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发展方向。泡沫混凝土具有天然轻质优势。复合墙板、地板、屋面板不仅具有满足应用要求的机械性能,而且大大降低了建筑荷载和吊装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复合板具有自保温效果,可简化预制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结构,一举两得。泡沫混凝土与预制建筑的结合可分为两类:泡沫混凝土构件与普通混凝土结构构件、泡沫混凝土构件与轻钢框架结合的混凝土结构预制房屋。目前,北京太空板行业、天基板行业、华丽联合等企业生产的泡沫混凝土复合板已应用于大量预制钢结构建筑,表现出优异的产品性能,为预制建筑中泡沫混凝土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树立了良好的产品形象。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广绿色建筑,建设一批示范绿色城市”。早在2012年,财政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筑的30%以上。2013年1月1日,**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起草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明确了绿色建筑发展的重点任务。2015年1月1日,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为绿色建筑评价提供了详细的评分规则参考,将被动超低能耗建筑(被动房屋)列为三星级绿色建筑等级较高。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节能、废弃、工厂预制的绿色建筑材料,在绿色建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预制被动房屋采用轻保温防火泡沫混凝土将是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之一。

被动房屋,即无需主动采暖和空调即可实现全年室内温度舒适的建筑,其节能率一般在90%以上。被动房屋要求外围护结构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混凝土墙体和屋面外进行外保温,并粘贴岩棉、挤塑板等厚度为200-300mm的保温材料。厚保温层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而且工程造价高,对抗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也有不利影响。山西开辟了以泡沫混凝土为核心材料,用泡沫混凝土建造被动房屋的先例,制成自保温复合墙板,然后应用于被动房屋围护结构,形成结构保温一体化建筑。在已完成的示范住宅项目中,节能率接近90%,墙板厚度调整后可达90%以上。经计算,当达到相同的节能率时,建筑墙体的厚度比传统被动房屋小3cm,为泡沫混凝土在被动房屋建设中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目前,泡沫混凝土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低端传统泡沫混凝土产品过剩、同质化竞争、低价倾销,严重损害行业整体利益和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泡沫混凝土严重短缺,供应不足,如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被动房屋、海绵城市建设等应用领域,归根结底是发展模式转型滞后和转型力度不足造成的。为此,业内所有同事都需要共同努力,开拓创新、转型升级,扭转严重过剩和严重短缺共存的被动局面,实现行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预拌混凝土是指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矿物外加剂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计量搅拌后销售的混凝土混合物,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形成了从材料设计、原材料制备、混凝土生产、物流运输到工程服务的产业链,为我国基础设施和各类建设项目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在市场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迅速提高,产业结构不断改善。

同时,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政府加大了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力度,进一步限制了现有混凝土的使用场景,使我国预拌混凝土的渗透率从2013年的40.8%上升到2017年的44.8%,预计2018年将继续上升到46.0%。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预拌混凝土的渗透率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预拌混凝土渗透率超过80%,英国和法国的预拌混凝土渗透率超过70%,而中国的预拌混凝土渗透率不到50%,差距明显。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高,预拌混凝土平均价格有所上涨。预拌混凝土生产的原料包括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参合料等,其中水泥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中成本较高,是较重要的原料之一。受去产能影响,近三年水泥产量持续下降,2018年全国水泥产量为21.8亿吨,同比下降6.03%。

在此背景下,水泥价格大幅上涨。2019年6月3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仍保持在150以上。水泥价格的上涨促进了预测混凝土价格的增长。2017年预测混凝土价格达到337.1元/立方米,2018年预计达到418.0元/立方米。

在水泥生产和天然砂开采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还会严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此外,在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和柴油,间接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有必要促进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绿色发展。

目前,全国预拌混凝土绿色发展热情高,逐渐成为气候。、四川等多家预拌混凝土绿色环保成员企业应运而生。

智能制造除绿色发展外,也是预拌混凝土行业的重要方向。近年来,预拌混凝土设备制造骨干企业,包括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南路机、郑州新水工、徐工集团,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设备优势,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成功开发先进的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智能制造新技术、新设备、新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内外众多新型预拌混凝土绿色智能工厂建设,运行良好。

除智能设备开发外,一些企业还致力于开发和应用预拌混凝土智能生产控制管理软件,重点关注混凝土企业采购、调度、生产、物流、技术、金融六大核心业务,整合这些业务形成新的智能生态链,实现混凝土企业的一站式智能生产管理。

混凝土是一种基本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结构中。预拌混凝土(或商业混凝土)是一个从建筑业中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预拌混凝土是指水泥、骨料(主要指砂、石)、水及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成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计量搅拌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辆,混凝土混合物在规定时间内(通常在2小时内)运至使用地点。与传统混凝土现场搅拌相比,预拌混凝土具有提高混凝土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特点。与传统的混凝土现场搅拌相比,预拌混凝土具有提高混凝土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特点。预拌混凝土上游为砂石、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下游为施工企业,产品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房地产等项目。目前农村使用现拌的情况还比较多。

截至2016年底,全国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1133家,同比增长5.57%,年设计产能61.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19%;全国平均产能利用率为31.1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呈持续下降趋势。全国预拌混凝土生产19.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19%,去年同期下降7.7%;预拌混凝土散装水泥年产量6.11亿吨(数据来源: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全国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报告(2017)》)。中国建材、西部建筑等混凝土行业的主要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2017年CR10仅为11.19%,比去年高出2.7个百分点。

http://www.jsnyxxjc.com